搜尋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美國大選

窮家女潛水了好久,近日公私兩忙。
Blog文最後會告訴大家窮家女最近在忙什麼。

話說這幾個月環球市況不穩,全城焦點都落在英國會否脫歐。
但窮家女再把時間推進幾個月 - 118日的美國大選。

2位候選人似乎已塵埃落定,分別是川普及希拉里。
希拉里為人所熟悉,由宣佈參選的一刻一直是頂頭大熱。
只是,突然跑出的川普,實力亦不容忽視。

窮家女先後讀了不少有關2位候選人的評論文章,在此抽出重點與一眾Blog友分享。大眾對川普的印象一向較負面,反之希拉里較為正面。為了嘗試令大家從另一觀點了解,這篇blog文會從相反方向探討。

首先是川普。(以下內容選材自新聞及網路)

一:仔細權衡,廣納智囊
很多人覺得川普是個莽夫,其實可以說完全錯誤。川普參選之後的一言一行,可以說都經過精密的算計,如果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智囊團,是絕對做不到的。川普這個人有個好處,就是他雖然強悍,但是對於重大決策,他一定會仔細權衡,並且廣納智囊建言。看川普教育出來的子女,也知道他並不像外界所想得那麼魯莽。川普的五個子女,幾乎從來沒鬧過負面新聞。如果他今天生了個芭莉絲希爾頓,或是琳賽蘿涵,那他的總統之路可能就完了;就算是用裝的,美國的狗仔隊竟也抓不到他的兒女把柄,由此可知,川普教育子女確實有一套。

二:羅賓漢悖論
接著,我們來看看川普為何受歡迎。媒體分析很多,從他的庶民言論到他的怪異髮型到橘皮一樣的膚色,都有擁護者。比較客觀的說法是:美國社會現在有很嚴重的經濟焦慮症,經濟成長也許不錯,但貧富不均情況很嚴重,這加劇了美國社會一直都存在的種族及宗教衝突。這種焦慮感,尤其又以中下階層的白種男性,對自己的社會及經濟地位下降毫無主控能力的這群人,特別明顯。

這偏偏又是美國共和黨的主力票源之一,所以,所有的共和黨候選人都會不同程度地討好這群人,最容易的方式,當然就是把經濟力下降的過錯都推在別的族群上。

當一個社會的貧富不均狀況愈嚴重的時候,理論上,人民應該會要求更多重分配政策、更加重視社會正義;但是說也奇怪,大部份時候,實際上愈是不平等的地方,人們愈不喜歡重分配、國家整體的社會福利水準也愈低。經濟學家把這個現象稱做「羅賓漢悖論」。

若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造成這個矛盾現象的原因是:有錢或有權的菁英們掌握「發聲權」以及「影響政策的權力」,一方面說服民眾說不需要制度改革,一方面則阻止一切制度改革的努力。然而,在民主國家,菁英們的權力來源是人民,為什麼人們在貧富差距愈大的時候反而愈不喜歡重分配政策呢?

其中一個主因是:弱弱相殘。

首先從勞工的角度來看。勞工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低風險」的,他們的收入通常較高,或者是較有保障,比較不怕失業;一種是「高風險」的,他們通常很容易就失業,或是落入低薪貧窮生活。當國家經濟貧富差距擴大,或者是當整個勞動市場的狀況不佳的時候,那些面臨失業風險的勞工,有可能會更加擔心自己的工作機會被同類的人搶走,因此對同類的人(工作同質性較高的相對弱勢勞工)敵意會上升。經濟狀況所帶來的威脅還影響了其他方面的政治態度。調查研究發現,當貧富差距擴大的時候,人們對新移民、少數族群(甚至還包括同性戀社群)的容忍度都會下降。

川普就是一個口無遮攔、大聲講出所有歧視想法的人物,他完全不掩飾自己對女性、對外來移民、對穆斯林、對少數族群(包括非裔、拉丁裔美國人)的不屑,他的競選主軸就是去強調「我群」和「他者」的不同。他為美國人民塑造一個又一個的敵人,把少數族群都說成是來搶奪工作機會、造成社會負擔的威脅,把穆斯林說成都是恐怖份子,把女性都罵得很難聽。而在這個貧富差距屢創新高的時代,這種招數其實特別管用,而且許多群眾也大力稱讚他率直、敢講真話,一部份原因當然就是這些人們根本不覺得歧視有什麼錯,或是覺得那些少數族群的確就是自己生存的威脅。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傳統政治人物以及整個體制對於人們的回應程度是非常不滿的,因此當一個候選人用最草根的語言、最貼近人民的承諾、最顛覆現有政治體制和政治人物的型態出現時,許多人覺得他就是最能代表自己心中想法並且真的去實現的人。

所以川普敢罵墨西哥人、罵中國人,甚至罵女性。反觀大部分共和黨候選人罵的時候,通常不敢太直接,以防引起眾怒,但川普就是指著鼻子罵,而且像市井小民罵街那樣罵,對於大多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這群選民特別有號召力,覺得川普不但罵對了,而且還是用我慣用的語言在罵,真爽!再加上媒體搶收視率、點閱率,川普的口無遮攔更推高了他的聲勢。特朗普這麼做也是一種策略。只有這麼說話,才能反映出他和傳統政客不一樣。

三:愛國主義
川普的另一項利器是愛國主義,他的主要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其實,這項武器能夠發揮的程度也跟貧富差距有關。政治學者F. Solt發現:當國家所得分配不平等程度愈高的時候,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會愈高,這些情緒包括了對國家的自豪感與依附感,以及對整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另外,政治學者M. Shayo的研究指出,當一個人的民族主義情感愈高的時候,對於重分配政策的支持度就愈低,這個現象對於收入在中下階層的人們更為明顯。

這是因為,當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人們特別容易去注意到一些可以強調民族光榮、國家榮耀之類的民族主義議題,作為一種心靈上的依歸。同時,菁英們也傾向於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故意強調要振興整個民族之類的話語,執政者用以轉移大家的焦點,而挑戰者則是拿來匯聚人氣。對人們來說,「愛國心」的鼓動是相當簡單明瞭、容易被接受的,相對於複雜難懂的階級問題、貧富差距的成因等等。所以說,社會上的貧富分配狀況愈差時,類似像全民愛國運動之類的語言就變得非常好用。

所以,只要政治人物夠敢講,就能夠把「愛xx」(填入國家,例如愛美國,愛台灣之類的)講成唯一最重要的事情,並把所有跟自己不一樣的立場都說是不愛國。川普的邏輯很簡單:「拚經濟就是愛國家,而驅逐非法移民才能拚經濟,建造圍牆阻止移民才是保護人們的工作,貿易制裁別國產品才能拚經濟,不允許穆斯林進入美國才能保障國家安全,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美國強大。」所有任何其他事情,不管有沒有衝突,只要跟自己的立場不同,全都是不愛國的表現(既視感再現,例如最近常有人問說「為什麼要處理轉型正義,不能先拚經濟嗎」)。至此,弱弱相殘的邏輯全部連在一起,「大家」都是為了愛國,所以像是平等、人權等價值都不重要了。

四:幹大事的實力
川普有資歷。他曾經把企業做大做強,還養活了上萬員工,可謂干成了真正的事業。所以川普敢說,等我進入華盛頓後,我就要把那些無能的政客都解僱,甚至對國會也不尊敬。川普在辯論中就指出盧比奧和克魯茲這兩人是辦不成任何事的,就像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這個牆,我本身就是搞房地產的,我知道怎麼用最少的花費、最有效率地把這個牆修起來。如果讓盧比奧和克魯茲這兩人去修的話,這個牆會貴的多,而且還修不成。

川普說美國的基礎設施遠遠落後於中國,所以他要搞羅斯福新政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基礎設施建設,並以此拉動經濟。川普說我的長處是有建設經驗,我善於做生意,我知道怎麼跟工會談判,我知道怎麼跟律師打交道,我知道怎麼把事情高效率、省錢地辦成。

接著是希拉里。

一:未能與年輕一代的女性產生共鳴
在“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美國現代社會,女性參政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然而,當希拉里宣佈向美國政壇的“最高最硬天花板”發起衝擊,媒體和公眾還是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了她的女性身份上。誠然,“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這個稱號極其誘人,一旦競選成功,希拉里將帶著這個稱號永載史冊;而對於整個美國來說,女總統的出現也意味著社會文明的一大跨越。想必希拉里自己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競選的初期,她就大打“女權牌”,目標直接鎖定女性選民,將女性議題作為重中之重,儼然一副誓死捍衛女性利益的女權主義領導者形象。

然而,希拉里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她在女性選民的受歡迎程度遠不及預期。

根據截止到目前的初選結果顯示,她在女性選民中的受歡迎程度似乎和預期的大相徑庭。在愛荷華州的競選預備會議上,只有14%30歲以下的女性選擇了希拉里。儘管最終她贏得了53%的女性選票,但對手伯尼·桑德斯也得到了42%的女性選民的歡迎,他們之間的差距並不顯著。在新罕布夏,佛蒙特州的初選會議上,桑德斯的女性支持者數量甚至遠遠超越了希拉里而奧克拉荷馬州,以及在剛落幕的威斯康辛州的初選結果顯示,桑德斯和希拉里幾乎平分了所有女性選票,兩者不分伯仲。

隨著各州初選結果的陸續揭曉,答案也越來越明顯。美國女性,尤其是30歲以下的女性, 甚至包括一些處在30-50年齡段的女性,並不買希拉里的帳。唯一堅定不移地站在希拉里陣營的只有那些65歲以上的女性。如此看來,希拉里的女權偶像神話似乎破滅了。面對這與預期截然不同的現象,人們不禁疑問,女性選民去哪了?難道真的像女權主義先鋒葛蘿莉亞·史丹能(Gloria Steinem)說的那樣,那些年輕女孩為了追逐和討好同齡男性,把票投給桑德斯了?

是的,這一次,年輕人幾乎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桑德斯。在美國千禧一代女性看來,一個有權力的女性領導者和女權主義領導者之間並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千禧一代女性,即便許多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但這並不代表她們會毫不猶豫地把票投給希拉里

這些年輕女性真正關心什麼呢?對於這一群沒有經歷過冷戰,卻被2008年經濟危機的陰霾所籠罩的年輕一代來說,她們早已厭倦奧巴馬政府下緩慢的經濟增長速度,因而,變革才是眾望所歸,“第一位女性總統”的吸引力反倒沒那麼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桑德斯應運而生,他所宣揚的從上至下的社會和經濟變革給了這群人信心去創造“一個可以相信的未來”(a future to believe in)。

粗略地看,希拉里和桑德斯在某些女性議題上秉持著相似的理念。比如,他們都提倡帶薪產假,同薪同酬,提高最低工資等。但為何年輕女性競相追逐桑德斯而拋棄希拉里呢?女權主義運動發展至今,早已不是簡單的性別身份認同問題,而更多地牽涉到了其背後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希拉里是一位女性,但她是一位上層階級白人女性。雖然她熱衷於塑造自己的中產階級母親和外祖母形象,但她那光鮮亮麗的精英身份和資深的華爾街背景卻無法使得普通美國女性產生共鳴。

對於女總統的出現,年輕人覺得還可以再等等,但老一輩的女權主義者說,再不出現,有生之年就再也見不到了。希拉里最後能否問鼎白宮,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

二:背棄女權主義
其實,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是不會支持希拉里的,因為她曾經背叛了女性群體。1998年,萊溫斯基事件轟動全球後,希拉里與克林頓的婚姻狀態一度成為全球焦點。許多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頓離婚,但她最後選擇忍讓妥協,支持並原諒克林頓,並反對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對克林頓彈劾案。她的決定捍衛了她自己和克林頓的政治前途,但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她一向積極提倡的女權主義理想。

希拉里和克林頓之間的關係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複雜,而希拉里比一般人想像的厲害得多。她骨子裡就是一個深諳政治運作之道,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事實上,早在克林頓成為總統之前,關於他和別的女人(們)之間的醜聞早就鬧得滿城風雨,而很多證據證明希拉里對於克林頓長久以來的風流韻事是知情的,並且幫克林頓擦了多次屁股。她和克林頓的關係當中,希拉里並不是被綠了腦袋,希望忍到柳暗花明,忍到能夠自己上位的弱勢夫人;希拉里始終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她是早就知道自己老公管不住褲腰帶,對此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丈夫面對媒體和民眾聯手撒謊,甚至教唆撒謊的精明政治家。他們甚至達成了某種共識,是技術高超的共犯。

選材自新聞及網路的內容告一段落,同場加映:
「經濟學人資訊社」列出的2016全球10大危機,依最嚴重程度陸續為:

●中國大陸經濟硬著陸。
●俄羅斯介入烏克蘭與敘利亞,引發新的「冷戰」。
●新興市場公司債危機造成貨幣震盪劇烈。
●內外壓力加劇,歐盟開始分裂。
●希臘退出歐盟,歐元區分裂。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聖戰恐怖主義威脅升高,造成全球經濟不穩定。
●土耳其投票退出歐盟。
●中國大陸擴散主義導致南海武器競賽。
●石油產業投資銳減,對未來的油價造成衝擊。

不知各位blog友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一同討論。

p.s.  文首說的公私兩忙,是因為窮家女工作忙碌之餘,又醉心紙藝創作。新開了一個facebook page分享作品之餘又拍了段片,歡迎看看,讓小女呃呃like,嘿嘿。

2 則留言:

  1. 我在幾年前試過上網學紙雕,真的很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沒興趣的確很難有決心學精,哈哈。

      刪除